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答校园足球四问

作者:来源于网络 来源:光明日报 时间:2017-06-07

“校园足球何以受到如此重视?它在学校教育中承载着怎样的育人使命,如何确保校园足球工作健康发展。”

近日,记者采访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。


记者:如今,校园足球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,校园足球承载着怎样的育人使命?


王登峰:推动学校体育发展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,首先从足球运动抓起,这是必然的。因为,在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过程中,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。学校教育一直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对于每个学生来说,在体育课上学好运动技能,在体育课后参加体育竞赛,这是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应有的内涵。


为了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,近几年我们已在全国 48万所中小学布局开展了校园足球项目。我们希望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,能有5万所学校成为校园足球特色校,也就是说这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学生,在每周的体育课上有一节课学习踢足球,同时这些学校应在校内组织广泛的班级与年级间的竞赛。


过去,很多人觉得体育课就是学生的活动课。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,体育课从小学、初中到高中全是必修课程,到了大学一年级、二年级,体育也是必修课。对于学生来讲,在十多年的读书过程中,每周都要上体育课。既然是必修课,那么体育课应实现怎样的育人目标?我认为首先是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、增强学生的体质,同时更要体现体育的育人意义。


但是,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样的目标,问题出在了哪里?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,他们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之一,是体育课没有教会他们运动的技能,并不是说上完体育课,学生学会了一项技能就可以经常练、可以去比赛了,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、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。


因此,我们推动校园足球,重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,而是以足球项目为试点,推动整个学校体育的改革。希望通过体育课,教会学生一到两项运动技能,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 运动技能,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竞赛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,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。


记者: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,该如何处理好校园足球训练与校园足球竞赛的关系?


王登峰: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,一个人的大脑细胞发育,在6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是黄金期、关键期。脑细胞的充分发育有一个前提条件,就是要有一定的体力活动,身体活动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,整个脑神经和脑细胞的发展才是最旺盛最健康的。


因此,从保证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来讲,必须 要保证他们有充足的运动时间。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很活跃、总是闲不下来,越是这样的孩子,将来会越聪明。更多参与运动的孩子,神经系统的发育会更加健全,这一结论已从科学实验中得到了证明。


我们发现有很多家长,包括校长以及社会人士,担心孩子踢球时间久了,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。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,我们去青岛一所实验小学考察,这所学校组建了两个足球实验班。期末考试时,两个实验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名列前茅,说明参与足球训练的学生,文化课成绩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提高了。


发展校园足球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,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。踢球的孩子多了、组织的竞赛多了,就会涌现出很 多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。其中,有些人经过专业的训练会成为职业队员,这也是发展校园足球的目标之一。


我曾经说过一句话,发展校园足球三年以内,学校的球队取得了怎样的名次并不重要,我们只看学校的足球课是不是按要求上了,课余足球训练是不是认真组织了,校园竞赛是不是也红红火火地开展了,学校的足球场地、师资是不是配齐了,如果这些都做到了,我们发展校园足球的初步目标也就达到了。


记者:目前全国的13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,在每周一节的足球课教学方面,师资与场地问题该如何解决?


王登峰:之所以要命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,就是希望这些学校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条件:第一要有场地,第二要有师资。当然,他们也可能面临着场地不足、师资的水平不高的问题。所以,2015年至2016年, 我们加大了对校园足球师资的培养力度,经过四轮国家级培训,共培养了3万名校园足球教师。


针对校园足球场地不足的问题,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、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足球场地建设的“十三五”规划,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新建6万平方米足球场,其中4万平方米建在学校。2016年,中央财政投入了将近20个亿支持和资助场地建设,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,可以真正解决校园足球场地的问题。


如何解决师资与场地的问题,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。比如,成都市足协将所有的场地向学校开放,同时组织力量对教育系统校园足球教师进行培 训。2016年,成都市还举办了声势浩大的足球嘉年华活动,把对校园足球有贡献的各方人士请到现场,营造了很好的氛围。


记者: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,还学校体育课一个本来的面目,您认为学校体育的原本面目应该是怎样的?


王登峰:体育课的价值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运动技能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体育竞赛中尽情发挥,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,培养其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的精神,使他们能够严格自律,能够胜不骄败不馁,这也是发展校园足球、发展校园体育的重要目标。


如果孩子通过参与踢球,文化课成绩提高了,人变得更像男子汉了,变得更加适应社会了,与家长的关系更和谐了,更加尊重教师、遵守规则,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,只有这样才算是有了体育的真正价值。


可以说,发展校园足球的最终目标还是体现在体育的教育功能方面,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立德树人。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体育本身有德育的功能,体育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,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,使得德智体美四育在体育中相互交融。


如果教育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,那么体育就是教育的基石。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,没有体育就意味着学生会失去身心健康。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,德育再高,知识再强,学生都将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。所以,要把体育放在其应有的位置上,这是需要重视和关注的。




校园足球联盟

校园足球联盟

延边校园足球

返回顶部